华商舆情
您当前的位置:华商舆情 > 华商智库 正文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布的机制再造

  面对新媒体环境对新闻发布产生的新挑战,政府部门应该综合利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与传统的新闻发布会建立“协同机制”,拓宽新闻发布的渠道、提升新闻发布的效果。比如,2014年全国两会首次采用微信发布信息,启用了“人大会议新闻中心”和“政协大会新闻组”两个微信公众号,拓宽了两会对外发布信息的渠道。具体来说,如何创新新闻发布的方式、实现新闻发布的机制再造,至少要从四个方面来着力。

  1、理念:坚持信息公开

  首先是要公开,不要控制和躲避,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公开。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着力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新渠道。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以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依托新媒体提供的技术平台,新闻发布可以较之过去实现更高效率的信息公开。

  其次是要沟通。新闻发布的本质不是“发布”,而是“交流”或“对话”。政府部门要转变单向发布的观念,遵循传播规律、把握受众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公众质疑和需求来进行高效传播。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广东共青团”政务微信开通后,不仅固定推送图文消息、发布政务信息,而且开展互动赠书等活动、与公众进行互动,这种形式既开拓了信息发布的渠道,也增进了与受众的交流机会。

  最后是要反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门化、地方化、行政化等问题,因此,面对公众的批评和监督,政府要视之为社会问责,并将其作为推动国家治理的重要动力。比如,知名学者于建嵘等意见领袖对劳教制度的讨论及批判,2012年唐慧案引发网络舆论,新浪凤凰等网站发起的关于废除劳教制度的民意投票……这些网络问责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教制度的废除。

编辑:李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