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舆情
您当前的位置:华商舆情 > 华商智库 正文

 

  三、媒体认知与评价

  关于受众对媒体表现的评价以及媒体素养(包括受众对媒体可信度的评价、受众对媒体功能的认知以及接触新闻报道时所采取的策略),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以下四点主要发现:

  第一,全国受众对不同媒体可信度的评价(1-10分量表)从高到低分别为:电视(7.50)、报纸(6.62)、广播(6.37)、网络(5.47)和杂志(5.39)。受众对不同地域的新闻,即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可信度评价比较接近,无明显的大幅度差异,均值都在7.7左右。但是,受众普遍认为国内媒体的可信度要高于海外媒体(6.66),其中,中央级媒体的可信度最高(8.16),其次是本地媒体(7.23)。就消息源的可信度来看,受众认为专家学者、记者编辑主持人的可信度最高(均为7.17),其次是党政官员(6.68)、普通百姓(6.55)和民间评论人士(6.21)。

  第二,受众认为媒体最重要功能(1-5分量表)的前五项分别是:“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4.59)、“替普通老百姓说话”(4.58)、“主持正义,维护公共利益”(4.51)、“及时准确地提供消息”(4.48)、“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4.46);而“提供娱乐”(3.98)位居最末。

  第三,受众认为传统媒体在“及时准确地提供消息”、“传播新知识”、“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替普通老百姓说话”、“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主持正义,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互联网。同时,他们认为,互联网在“批评监督政府和官员”、“批评监督商业机构和商人”、“反映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提供娱乐”等方面的表现则要优于传统媒体。

  第四,受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比较倾向于“和周围的人讨论某个新闻报道的内容”。相对较少采取的行动包括 “验证新闻报道”、“比较同题报道”、和“挖掘新闻隐含意义”。

  综上可见,舆论监督、为百姓解决问题和维护公义被受众认为是最重要的媒体功能,而且受众通常认为媒体的行政级别越高,可信度也就越强。从新旧媒体可信度的对比来看,虽然互联网用户从2005到2011差不多翻了四倍,但民众对于网络的可信度评价并未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网络谣言”、“网络水军”和“网络公关”等现象有关。

  不过,互联网在批评监督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传统媒体。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处理以人际交流为主要形式,接触新闻后的分享意愿相对强烈。此外,尽管受众有判断新闻是否真实的主动意识,但采取深度的验证、比较和挖掘隐含意义的受众则不多。

编辑:李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