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舆情 > 每日舆情通报 > 正文

5月20日:杨达才被查前举报其帖子大量被删

每日舆情通报 华商网 作者:华商舆情工作室 2015-05-20 17:21:05
[摘要]5月20日,《京华时报》A15版刊载题为“‘表哥’杨达才被查前举报其帖子大量被删”的文章,称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使一条庞大的删帖黑色利益链浮出水面。

  一、事件概述

  5月20日,《京华时报》A15版刊载题为“‘表哥’杨达才被查前举报其帖子大量被删”的文章,称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使一条庞大的删帖黑色利益链浮出水面。据嫌疑人李某介绍,“表哥”杨达才在被查之前,网上涌现大量举报的帖子,不少同行都删过这些网帖,引发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湖北警方破获的特大有偿删帖案使删帖黑色利益链浮出水面。

  (二)深层原因:巨大的删帖黑色市场需求和获利空间以及严重的法律脱节漏洞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畸形的产业生态。

  三、舆论焦点

  (一)如何彻底清除有偿删帖的利益链和滋生土壤?

  (二)如何建立合法的有害信息处置程序及投诉渠道?

  (三)如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对有偿删帖进行必要的惩治?

  (四)如何对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编辑的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四、非法删帖利益链条

  (一)利益相关者:

  1、需求方:政府官员、上市公司和公众人物是大三删帖消费主体。政务舆情板块,举报官员的帖子是重点删除对象;企业舆情板块,上市公司是删帖重点客户;个人舆情板块,明星、演员和公众人物存在巨大删帖需求。

  2、删帖中介:“删帖中介”一般包括网络公关公司或个人“信息权利掮客”,接活以后,一般找“网帖清道夫”帮助“灭火”(删帖)

  3、执行者:“网帖清道夫”要么是网站的管理人员和网络论坛版主,要么是技术公司和职业黑客。

  故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上、中、下游利益闭环。

  (二)删帖者身份界定:

  身份复杂,不仅有大学生、网络编辑,还有公务员甚至是警察。

  (三)利益分成:

  删帖中介与“网帖清道夫”一般按照二八分成,删帖是按照网站类型和帖子热度来收费的,小网站的帖子,价格在100元到1000元之间,知名网站一般是2000元到4000元。

  五、破获删帖案件窘境

  (一)难以固定证据。长链条的交易行为和几乎“无痕”的交易信息,让警方侦查起来非常困难。

  (二)地方政府保护主义。警方异地搜集犯罪证据时易遭遇阻碍。

  (三)法律漏洞。司法解释对网络删帖的需求方、执行者及中介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导致一些人虽参与赚取灰色利益但未受到法律制裁。

  六、舆情源头

  (一)原文标题:“表哥”杨达才被查前举报其帖子大量被删

  (二)原文截图:

1.png

  (三)原文摘要:

  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全国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犯罪嫌疑人李某介绍,“表哥”杨达才在被查之前,网上涌现大量举报的帖子,不少同行都删过这些网帖。“特别是十八大后,出现过一股网络举报高潮,那时我们的‘生意’非常红火,经常忙到凌晨。”

  七、舆情观察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有偿删帖为非法经营罪。自2015年开始,国家网信办开展了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活动,内、外两个维度同时推进:一是由网信部门牵头,联合电信主管、公安、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重点针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非法网站、社交网络账号及网络公关公司开展,为期半年;二是在国家网信办的领导指挥下,专门针对各级网信部门和网信队伍开展,为期三个月。相关部门对有偿删帖等网络犯罪多次进行严厉打击,但每次打击后,有偿删帖往往稍作收敛后便又死灰复燃。业内人士认为,对有偿删帖的整治应该坚持堵疏双管齐下的治理方式,之于“堵”,首先要打击有偿删帖的利益链条的各个环节和清除其滋生土壤。其次对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编辑的权力进行约束。最后完善系法律法规,对有偿删帖等网络犯罪进行严惩;之于“疏”,首先要就恶意诬告诽谤、及虚假不实的信息要建立合法合规的有害信息处置程序及投诉渠道。其次是强化政府和企业的危机传播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舆情管理系统(舆情管理事前预警系统、舆情管理事中处置系统和舆情管理事后修复系统),以危机修辞,危机沟通等手段为主要方式进行必要的危机处置,而不是一味的“删帖”灭火。


编辑:李蒙

相关热词搜索:杨达才 帖子 被删

上一篇:5月18日:“淳化5·15”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下一篇:智者随事而制 舆情论坛等你来辩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